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寒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世称寒山子
太宗贞观时人。
天台唐兴县寒、暗二岩幽窟,时往还国清寺
拾得交友。
好吟词偈、状类疯狂,以桦皮为冠,布襦木屐,人莫识之。
闾丘胤出守台州,往寺求之,寒山走归寒岩,入穴而去。
有《寒山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僧
姓名、籍贯、生卒年皆不详。
早年周游四方,30岁后,长期隐居于台州始丰县(今浙江天台)翠屏山
其地幽僻寒冷,暑天亦有雪,故又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
台州国清寺僧丰干拾得相善,时有过从。
喜作诗,有1篇1句,即题于树间石上。
据云禅僧灵祐从谂曾见之,但无确据。
享年逾70岁,一说过百岁。
其生活时代,旧传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以为太宗贞观间
近人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證》卷二〇考定此序为伪作,并据《仙传拾遗》等记载,推定其应为玄宗先天代宗大历德宗贞元间人。
今人王运熙、杨明撰《寒山子诗歌的创作年代》,据其诗中所引禅语及五言诗之粘对规则,證定为中宗后所作。
宋高僧》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
其诗多宣扬佛教轮回因果思想,亦杂有道教服食养气炼丹之说,且常讥刺世态人情,表述其对人生理之思考。
亦有抒写林景致、隐逸情趣之作。
诗风浅显明白,多用俚语村言,语气诙谐,时含机趣。
自称曾作诗600首。
宪宗元和间道士徐灵府(一说为僧道翘)从林屋壁上录其诗300余首,编为3卷。
唐末禅僧本寂曾为作注,成《对寒山诗》7卷。
二书皆不存。
宋以后传本仅1卷,存诗300余首,版本较多,《四部丛刊》影印复宋本及有正书局影宋本较为通行。
今人有项楚、钱学烈等校注本数种。
全唐诗》存诗1卷。
另《宗镜录》、《五灯会元》等书中尚存逸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寒山,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唐诗僧,曾游历四方,行千万里,后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西之寒岩。
又称寒山子
天台国清寺诗僧拾得为友。
旧传为贞观时人,据近人考证,当玄宗时人,贞元中犹在世。
其诗通俗诙谐。
宣杨佛教出世思想,讽刺世态人情,近王梵志体。
有诗三百馀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百度百科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
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證,指出寒山乃为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寒山子者。
世谓为贫子。
风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
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
号为寒暗二岩
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
以为定止。
时来国清寺有拾得者。
寺僧令知食堂。
恒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
断巨为筒。
投藏于内。
寒山子来即负而去。
或廊下徐行。
或时叫噪凌人。
或望空曼骂。
寺僧不耐以杖逼逐。
翻身抚掌呵呵徐退。
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
以桦皮为冠。
曳大木屐。
或发辞气宛所归归于佛理。
闾丘入寺访问寒山
沙门道翘对曰。
此人狂病。
本居寒岩间。
好吟词偈言语不常。
或臧或否终不可知。
与寺行者拾得以为交友。
相聚言说不可详悉。
寺僧见太守拜之。
惊曰。
大官何礼风狂夫耶。
二人连臂笑傲出寺。
闾丘复往寒岩谒问。
并送衣裳药物。
而高声倡言曰。
贼我贼退。
便身缩入岩石穴缝中。
复曰。
报汝诸人各各努力。
其石穴缝泯然而合杳无踪迹。
乃令僧道翘寻共遗物。
唯于林间缀叶书词颂。
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录二百馀首。
今编成一集人多讽诵。
曹山寂禅师注解。
谓之对寒山子诗。
以其本无氏族越民唯呼为寒山子
庭际何所
白云抱幽石句。
历然雅体。
今岩下石亭亭而立。
号幽石焉
寒山子者。
世谓为贫子。
风狂之士弗可恒度推之。
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
号为寒暗二岩
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
以为定止。
时来国清寺有拾得者。
寺僧令知食堂。
恒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
断巨为筒。
投藏于内。
寒山子来即负而去。
或廊下徐行。
或时叫噪凌人。
或望空曼骂。
寺僧不耐以杖逼逐。
翻身抚掌呵呵徐退。
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
以桦皮为冠。
曳大木屐。
或发辞气宛所归归于佛理。
闾丘入寺放问寒山
沙门道翘对曰。
此人狂病。
本居寒岩间。
好吟词偈言语不常。
或臧或否终不可知。
与寺行者拾得以为交友。
相聚言说不可详悉。
寺僧见太守拜之。
惊曰。
大官何礼风狂夫耶。
二人连臂笑傲出寺。
闾丘复往寒岩谒问。
并送衣裳药物。
而高声倡言曰。
贼我贼退。
便身缩入岩石穴缝中。
复曰。
报汝诸人各各努力。
其石穴缝泯然而合杳无踪迹。
乃令僧道翘寻其遗物。
唯于林间缀叶书词颂。
并村墅人家屋壁所抄录二百馀首。
编成一集。
人多讽诵。
庭际何所白云抱幽石之句云。
风狂之士。
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
号为寒暗二岩
每于寒岩幽窟中居之。
以为定止。
时来国清寺
拾得者。
寺僧令知食堂。
恒时收拾众僧残食菜滓。
断巨为筒。
投藏于内。
寒山子来。
即负而去。
或廊下徐行。
或为叫噪凌人。
或望空曼骂。
寺僧不耐。
以杖逼逐。
翻身抚掌。
呵呵徐退。
然发辞气。
归于佛。
理初闾丘入寺。
访问寒山
沙门道翘。
惊曰。
大官何礼风狂夫耶。
二人连臂。
笑傲出寺。
闾丘复往寒岩谒问。
并送衣裳药物。
而高声倡言曰。
贼我。
便身缩入岩石穴缝中。
复曰。
报汝诸人各各努力。
其石穴缝。
泯然而合。
杳无踪迹。
乃令僧道翘。
寻其遗物。
唯于林间缀叶。
书词颂。
并村墅人家屋壁所。
抄录二百馀首。
今编成一集。
人多讽诵。
曹山寂禅师注解。
谓之对寒山子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闾丘元《寒山子诗集序》
寒山)出言成章,缔实至理,凡人不测,谓风狂子。
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
寒山子好为诗,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树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馀首。
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
“若有人兮坐山楹,云衮兮霞缨。
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难征。
独惆怅而狐疑,蹇独立兮忠贞。
”此寒山语,虽使屈、宋复生,不能过也。
《四库全书总目》
其诗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
至云“不烦郑氏笺,岂待毛公解”,又似儒生语。
大抵佛语菩萨语也。
今观所作,皆信手拈弄,全作禅门偈语,不可复以诗格绳之。
而机趣横溢,多足以资劝戒。
《东目馆诗见》
寒山拾得诗冲口而出,半是藏身,半是醒世,别为一格,无以摹拟。
僧拾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太宗贞观时人。
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松径,见一十余岁儿童,遂引至寺,付库院。
经三纪,令知食堂。
寒山友,状类颠狂。
闾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见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连臂走出,沈迹无所。
胤复往寒岩谒问,便缩入岩穴中入灭。
寻其遗物,唯于林间并村墅屋壁诗三百余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僧
字里不详。
丰干寒山同时,约于玄宗代宗间在世。
旧说为太宗贞观间人,实误。
据云数岁时被遗弃赤城道旁,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国清寺僧丰干拾归,就养于寺中,遂以拾得为名。
后为国清寺苦行僧。
寒山友善,二人交谈,听者多不能解。
或传其为菩萨应身,时人尊为贤士。
宋高僧》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
喜作诗,多宣扬佛教义理,以劝谕世人,亦有吟咏林风景及隐逸情趣之作。
诗风浅显通俗,与寒山诗风相似。
其诗由僧道翘编次为1卷,共50余首,附收于《寒山子诗集》之末。
今人钱学烈有《寒山拾得诗校评》。
全唐诗》存诗1卷。
宗镜录》中另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拾得,生卒年不详,本为赤城(在今浙江天台境)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漫步赤城道上,拾而养之,故名拾得,旧传贞观时人,据近人考证,约玄宗时在世。
寒山为友,亦能诗。
后人辑寒山集,附其诗于集中。
全唐诗》编诗一卷。
拾得者。
封干禅师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侧。
仍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已来。
初谓牧牛之竖。
委问端倪云。
无舍孤弃于此。
封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
或人来认必可还之。
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
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
复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
傍若无人执箸大笑。
僧乃驱之。
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
且令厨内涤器。
洗濯才毕澄滤食滓。
以筒盛之。
寒山来必负而去。
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
为乌鸟所取狼藉。
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
汝食不能护。
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
拾得打我。
明日诸僧说梦符同。
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
时牒申州县。
郡符下云。
贤士隐遁菩萨应身。
宜用旌之。
号拾得为贤士
又于寺牛。
歌咏呼天。
当其寺僧布萨时。
拾得驱牛至僧集堂前倚门抚掌。
大笑曰。
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
风人何以喧碍说戒。
拾得曰。
我不放牛也。
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
拾得各呼亡僧法号。
牛各应声而过。
举众错愕。
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度脱。
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
于寺土地神庙壁。
拾得偈词。
寒山集中。
拾得者。
丰干禅师偶山行至赤城道侧。
闻儿啼。
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
初谓牧牛之竖。
委问端倪云。
无舍孤弃于此。
丰干携至国清寺
付与典座僧曰。
或人来认可还之。
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
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盘而餐。
复呼憍陈如曰。
小果声闻。
傍若无人执箸大笑。
僧乃驱之。
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
且令厨内涤器。
洗濯才毕澄滤食滓。
以筒盛之。
寒山来必负而去。
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
为乌鸟所取狼藉。
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
汝食不能护。
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
拾得打我。
明日诸僧说梦符同。
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
时牒申州县。
郡符下云。
贤士隐道菩萨应身。
宜用旌之。
号拾得为贤士
又于寺牛。
歌咏呼天。
当其寺僧布萨时。
拾驱牛至僧集堂前。
倚门抚掌大笑曰。
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
风人何以喧碍说戒。
拾得曰。
我不放牛也。
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
拾得各呼亡僧法号。
牛各应声而过。
举众错愕。
咸思改往修来。
感菩萨垂迹度脱。
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
于寺土地神庙壁。
拾得偈词。
寒山集中。
丰干禅师
先是偶山行。
赤城道侧。
闻儿啼。
遂寻之。
见一子可数岁已来。
初谓牧牛之竖。
委问端倪。
云无舍孤弃。
丰干携至国清寺
付与典座僧。
或人来认。
必可还之。
沙门灵熠摄受之。
令知食堂香灯。
忽于一旦。
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
复呼憍陈如曰。
小果声闻。
傍若无人。
执箸大笑。
僧乃驱之。
灵熠咨尊宿等。
罢其堂任。
且令厨内涤器。
洗濯才毕。
澄滤食滓。
以筒盛滓。
寒山来负去。
又护伽蓝神庙。
每日僧厨下食。
为乌鸟所取。
狼藉拾得以杖朴土偶。
三二下。
骂曰。
汝食不能护。
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
拾得打我。
明日诸僧说梦符同。
一寺纷然。
始知非常人也。
时牒中州县郡。
符下云。
贤士隐遁。
菩萨应身。
宜用旌之。
号拾得为贤士
又于寺牛。
歌咏呼天。
当其寺僧布萨时。
拾得驱牛。
至僧集堂前。
倚门抚掌大笑曰。
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
风人何以喧碍说戒。
拾得曰。
我不放牛也。
此群牛者。
多是此寺。
知僧事人也。
拾得各。
呼亡僧法号。
牛各应声而过。
举众错愕。
咸思改往修来。
感菩萨垂迹度脱。
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
于寺土地神庙壁。
拾得偈词。
寒山集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
寒山诗)云:“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拾得诗云:“少年学书剑,叱驭到京州
闻伐匈奴尽,娑婆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枕清流。
”则二人固挟文武材,有意世用,不得志而逃于禅也。
其诗近偈语为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